福建,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,决定了土地资源的珍贵。面对土地资源约束趋紧的现实,福建在深化改革进程中,将节约集约用地作为重要突破口,惜'土'如金,深挖存量建设用地潜力,向'生地'要效益,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。
**一、规划引领,严守红线**
福建坚持规划先行,科学划定'三区三线',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。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土地利用布局,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、人口向城镇集中、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,从源头上减少对新增建设用地的依赖。
**二、存量挖潜,向'地'要效益**
针对批而未供、供而未用等闲置低效用地,福建开展专项行动:
- 建立闲置土地台账,实行销号管理
- 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容积率
- 推动工业用地'标准地'改革
- 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模式
**三、机制创新,激发活力**
福建在全国率先推出多项创新举措:
- 建立建设用地'增存挂钩'机制
- 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
- 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
- 完善土地二级市场建设
**四、成效显著,多方共赢**
通过系列改革,福建实现了:
- 土地供应中存量用地占比持续提高
-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显著下降
- 产业用地效益明显提升
-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更趋合理
福建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践证明,深化改革必须在资源约束下寻找发展新空间。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,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效益,这正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。未来,福建将继续完善长效机制,为全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更多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jhaoma.com/product/593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15 21:19:11